主页 > 高中 > 语文 > 正文
2017年,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2017年,高考,2017年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
例文1
做人要有格局
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听到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
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别人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
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首先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
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用开放的胸怀包容多元,多取长补短,多加油充电,知耻而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其次是增强必胜的信心,增加超越的勇气。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认落后、安于落后,自甘菲薄,失去前行的动力。我们必须要有不服输、不服老的心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打破别人眼中的你不行不能的妄断。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信心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三是要脚踏实地的笃行,完成历史的使命。人的格局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上。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你的追求。
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你的志向。
那么,你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不要问我,要问你的内心。
点评:思路明晰,结构严谨。文章具有清晰的思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述旨明理。开篇引出话题,提出格局是是眼光、气度和胸怀,然后从“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角度加以论述,最后分析怎样培养格局。
论证得法,说服力强。文章恰当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有力论证观点。特别是分析论述“格局的分别和作用”时,文章多次将格局的大与小进行对比,并引用庄子魏源的语句,很好地论证格局大的作用。
语言灵动活泼,巧用修辞。文章说理多用短句,于文句整散结合中有依文气文理而生的灵动活泼。设问,比喻等修辞的运用,增加了文采。让读者在酣畅淋漓的论述说理中,体悟文意的余味悠长。
例文2
挑起时代的大梁
社会之所以进步,得益于天地万物的不断完备,而究其根本,在于人。每一个时代,都有新的人诞生,他们肩负起了时代的重任,挑起了革新的大梁。在今天这个时代,弄潮儿绝非少数,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有如此意识。
所谓社会,始之于个人;所谓时代,更由个人所创造。
对个人的塑造,即对时代的改造。
深掘自我之本性,发扬独特之光辉。时代的个性来源于千千万万个“自我”个性的共性,所以,珍视自我之个性利于己又利于社会。李清照以花为喻,说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千古至理。
这告诉我们对自己的个性要给予重视、欣赏。明代圣人王阳明小时豪放不羁,兴趣广泛,曾两次落第,其父称要对其严加管教,而其祖父王天叙却说按照其天性发展才是最好的管教。果不其然,王阳明看似涉猎儒道释三教却不精于一,但实则他将三教之精旨融会贯通,得出他自己的心学,从而影响了他那个时代的思想以及后世千千万万的人。所以,以个性而为之,更容易成就个人与时代。
努力完善自我,用自强之力推动个性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若想为圣贤,则需树立健全的价值观,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完善自己,才能使个性于天下有用。王羲之虽有异禀,若无“墨池学书”之恒心毅力,何以成万古第一流书家。苏轼才高八斗,若在多次的贬谪中无坚韧乐观给他力量,他何以名垂千秋。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除了带给人巨大的进步,还让人磨砺出一颗光华莹润的心。一次次从挫折中锻炼出的坚韧,让一个人更加上进与顽强。
努力与坚持如一矛一盾,守住了自强的心。自强,是为了自我完善,为了有足够力量让自己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树立自信,培养责任感,敢于做时代先锋。毛主席有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即使我们没有毛主席风行天下的雄伟志向,但我们得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能够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做先行者,带动时代之舟前行。
马云作为电商领域的先驱,他所创造的电商王国不仅使他个人成为首富,更使中国的经济飞跃。前不久印尼总统邀马云作为电商计划总顾问以协助印尼建立更完备的商业系统,这何不体现了马云以他个人的创造影响了世界与时代。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改造世界,引领时代。这对于我们每个中学生来说,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一个人的生命是渺小的,但也是独特的,只要每一个人都有挑起时代大梁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那么我们便能建起属于我们的时代大厦。
点评:这是一篇观点鲜明的优秀佳作。
文章先引出“挑起时代大梁”的话题,然后横向拓展,由此及彼,从“挖掘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信”的角度论证了如何才能“挑起时代大梁”,足见评论者观察生活之细,思考问题之深。最后,作者联系实际,既扣住了文题,又升华了主题,首尾呼应,结构浑然天成。
例文3
心系国土,正视兴亡
君子何求,心系国土,正视兴亡。
他站在夜色里,四周是冰冷的宫墙,朱红的漆,凌历的冷,他静默地向身后望去,宫灯熄灭,那是他来时的路。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使黑暗如墨,我心岿然。
江风猎猎,屈原一袭白衣,手持宫灯,屹然而立。
他受之于国,必全力报国,他愿用他一身微茫的火去点染国土无尽的光。从少年一路走来,他知道,崎岖路险,他的信仰,是怀王,是国: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他非池中之物,不必受光仅于庭中,他知道自己才实,他的来临,用于照天下四方。得之于光,报之于四方……
余独幽篁戏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求索之路,如同幽篁见日,日不见,心固恒,他的国,是他的日,他永恒的太阳。
他幸运,自己走上国家政治的舞台,上天给予是国之给予,所谓追求,便也是一生了。
穷极一生,以光报之。
君子何求。心系国土,独幽篁而寻日,终其一生,得之于光,报之于四方。
宫墙巍巍,屈原一身朝服,双手进谏状。
他言世之浑浊,王不听,他的正视有一股决然。他知道,我屈平为楚生,为楚亡。王令我富贵,令我卑贱,令我荣华,令我萧条,我不悔,只是怨这举世混浊,众生迷醉,蔽了王的眼。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天下兴亡,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他面色清冷,不喜不怒,朝饮木兰坠露,夕餐秋菊落英,心之澄明,天下无二。
心系天下,正视兴亡。
悲莫愁兮别离,乐莫乐兮新知。只有心中那光,那正视,也只有是这混浑世界唯一的光罢。他正视了,那楚地兴亡不过一瞬,兴是他的毕生所求。风飒飒兮木萧萧,恩公子兮徒离愁。
屈子走在宫墙一侧,手中一盏宫灯,是他心头之火。曾经那里宫灯盏盏琳琅而立如今回头却次第熄灭,明知无药可救却仍凭一己微薄,砥砺而行,那唯一的路,无法回头,敢做,便要敢当,心知死路亦不回头……
君子何求。正视兴亡,风飒飒兮木萧萧,吾独穷路,直至尽头,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江边下起了雨宫灯熄灭,屈子怀石投江,以不朽的心去献祭他的国,他的魂魄,化作光融入江水,他的身躯,散作泥沙,去寻最柔软的栖息,光点江聚,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泥沙沉积,巍楚地江土散八荒……
君子何求。心系国土,正视兴亡。
例文4
文人的傲骨
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
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骨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
诸多文人以物自喻,洁身自好。爱菊的陶渊明,面对充满束缚的官场选择隐遁。
不愿久在樊笼,心为行役,于是种豆南山,采菊把酒,复得返自然,灵魂舒畅,安贫守志。爱莲的周敦颐没有选择逃避,不被逍遥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浊世风所沾染,亭亭而立,香远益清,操守高洁,矢志不移。
爱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当年的屈原来,《离骚》里赞美了那么多花,为何不提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为秋花之冠,“梅应妒,菊应羞”,只因它色淡香浓性柔,卓尔不群,这种清雅秀美,幽香袭人的美,也是李清照傲视尘俗,乱世挺拔性格的写照。
他们虽不见得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或出世入世,或自赏自伤,都保有文人的一颗清净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无愧于心,也便无愧此生。
傲骨是一种杀身成仁的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落入敌手,不屈不卑,年仅17岁,慷慨赴死,可叹可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国不复,悲情难书,身入黄土,心系天下,陆游的身后事与己无关,与利无关,只有民族危难,国家统一。“此去泉台找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不惧死难,存亡之间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壮歌。
他们有血性,有骨气,有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这是中华民族凛然正气之所在,也是我辈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骨是一种兼济天下的自信。
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
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
这种自信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而消弭,反而格外珍贵。与他不同,毛泽东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已有鸿鹄之志。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
那真英雄舍我其谁。
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介石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泽东。
毛泽东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
例文1
做人要有格局
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听到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
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别人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
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首先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
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用开放的胸怀包容多元,多取长补短,多加油充电,知耻而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其次是增强必胜的信心,增加超越的勇气。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认落后、安于落后,自甘菲薄,失去前行的动力。我们必须要有不服输、不服老的心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打破别人眼中的你不行不能的妄断。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信心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三是要脚踏实地的笃行,完成历史的使命。人的格局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上。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你的追求。
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你的志向。
那么,你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不要问我,要问你的内心。
点评:思路明晰,结构严谨。文章具有清晰的思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述旨明理。开篇引出话题,提出格局是是眼光、气度和胸怀,然后从“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角度加以论述,最后分析怎样培养格局。
论证得法,说服力强。文章恰当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有力论证观点。特别是分析论述“格局的分别和作用”时,文章多次将格局的大与小进行对比,并引用庄子魏源的语句,很好地论证格局大的作用。
语言灵动活泼,巧用修辞。文章说理多用短句,于文句整散结合中有依文气文理而生的灵动活泼。设问,比喻等修辞的运用,增加了文采。让读者在酣畅淋漓的论述说理中,体悟文意的余味悠长。
例文2
挑起时代的大梁
社会之所以进步,得益于天地万物的不断完备,而究其根本,在于人。每一个时代,都有新的人诞生,他们肩负起了时代的重任,挑起了革新的大梁。在今天这个时代,弄潮儿绝非少数,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有如此意识。
所谓社会,始之于个人;所谓时代,更由个人所创造。
对个人的塑造,即对时代的改造。
深掘自我之本性,发扬独特之光辉。时代的个性来源于千千万万个“自我”个性的共性,所以,珍视自我之个性利于己又利于社会。李清照以花为喻,说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千古至理。
这告诉我们对自己的个性要给予重视、欣赏。明代圣人王阳明小时豪放不羁,兴趣广泛,曾两次落第,其父称要对其严加管教,而其祖父王天叙却说按照其天性发展才是最好的管教。果不其然,王阳明看似涉猎儒道释三教却不精于一,但实则他将三教之精旨融会贯通,得出他自己的心学,从而影响了他那个时代的思想以及后世千千万万的人。所以,以个性而为之,更容易成就个人与时代。
努力完善自我,用自强之力推动个性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若想为圣贤,则需树立健全的价值观,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完善自己,才能使个性于天下有用。王羲之虽有异禀,若无“墨池学书”之恒心毅力,何以成万古第一流书家。苏轼才高八斗,若在多次的贬谪中无坚韧乐观给他力量,他何以名垂千秋。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除了带给人巨大的进步,还让人磨砺出一颗光华莹润的心。一次次从挫折中锻炼出的坚韧,让一个人更加上进与顽强。
努力与坚持如一矛一盾,守住了自强的心。自强,是为了自我完善,为了有足够力量让自己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树立自信,培养责任感,敢于做时代先锋。毛主席有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即使我们没有毛主席风行天下的雄伟志向,但我们得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能够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做先行者,带动时代之舟前行。
马云作为电商领域的先驱,他所创造的电商王国不仅使他个人成为首富,更使中国的经济飞跃。前不久印尼总统邀马云作为电商计划总顾问以协助印尼建立更完备的商业系统,这何不体现了马云以他个人的创造影响了世界与时代。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改造世界,引领时代。这对于我们每个中学生来说,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一个人的生命是渺小的,但也是独特的,只要每一个人都有挑起时代大梁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那么我们便能建起属于我们的时代大厦。
点评:这是一篇观点鲜明的优秀佳作。
文章先引出“挑起时代大梁”的话题,然后横向拓展,由此及彼,从“挖掘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信”的角度论证了如何才能“挑起时代大梁”,足见评论者观察生活之细,思考问题之深。最后,作者联系实际,既扣住了文题,又升华了主题,首尾呼应,结构浑然天成。
例文3
心系国土,正视兴亡
君子何求,心系国土,正视兴亡。
他站在夜色里,四周是冰冷的宫墙,朱红的漆,凌历的冷,他静默地向身后望去,宫灯熄灭,那是他来时的路。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使黑暗如墨,我心岿然。
江风猎猎,屈原一袭白衣,手持宫灯,屹然而立。
他受之于国,必全力报国,他愿用他一身微茫的火去点染国土无尽的光。从少年一路走来,他知道,崎岖路险,他的信仰,是怀王,是国: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他非池中之物,不必受光仅于庭中,他知道自己才实,他的来临,用于照天下四方。得之于光,报之于四方……
余独幽篁戏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求索之路,如同幽篁见日,日不见,心固恒,他的国,是他的日,他永恒的太阳。
他幸运,自己走上国家政治的舞台,上天给予是国之给予,所谓追求,便也是一生了。
穷极一生,以光报之。
君子何求。心系国土,独幽篁而寻日,终其一生,得之于光,报之于四方。
宫墙巍巍,屈原一身朝服,双手进谏状。
他言世之浑浊,王不听,他的正视有一股决然。他知道,我屈平为楚生,为楚亡。王令我富贵,令我卑贱,令我荣华,令我萧条,我不悔,只是怨这举世混浊,众生迷醉,蔽了王的眼。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天下兴亡,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他面色清冷,不喜不怒,朝饮木兰坠露,夕餐秋菊落英,心之澄明,天下无二。
心系天下,正视兴亡。
悲莫愁兮别离,乐莫乐兮新知。只有心中那光,那正视,也只有是这混浑世界唯一的光罢。他正视了,那楚地兴亡不过一瞬,兴是他的毕生所求。风飒飒兮木萧萧,恩公子兮徒离愁。
屈子走在宫墙一侧,手中一盏宫灯,是他心头之火。曾经那里宫灯盏盏琳琅而立如今回头却次第熄灭,明知无药可救却仍凭一己微薄,砥砺而行,那唯一的路,无法回头,敢做,便要敢当,心知死路亦不回头……
君子何求。正视兴亡,风飒飒兮木萧萧,吾独穷路,直至尽头,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江边下起了雨宫灯熄灭,屈子怀石投江,以不朽的心去献祭他的国,他的魂魄,化作光融入江水,他的身躯,散作泥沙,去寻最柔软的栖息,光点江聚,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泥沙沉积,巍楚地江土散八荒……
君子何求。心系国土,正视兴亡。
例文4
文人的傲骨
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
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骨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
诸多文人以物自喻,洁身自好。爱菊的陶渊明,面对充满束缚的官场选择隐遁。
不愿久在樊笼,心为行役,于是种豆南山,采菊把酒,复得返自然,灵魂舒畅,安贫守志。爱莲的周敦颐没有选择逃避,不被逍遥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浊世风所沾染,亭亭而立,香远益清,操守高洁,矢志不移。
爱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当年的屈原来,《离骚》里赞美了那么多花,为何不提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为秋花之冠,“梅应妒,菊应羞”,只因它色淡香浓性柔,卓尔不群,这种清雅秀美,幽香袭人的美,也是李清照傲视尘俗,乱世挺拔性格的写照。
他们虽不见得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或出世入世,或自赏自伤,都保有文人的一颗清净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无愧于心,也便无愧此生。
傲骨是一种杀身成仁的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落入敌手,不屈不卑,年仅17岁,慷慨赴死,可叹可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国不复,悲情难书,身入黄土,心系天下,陆游的身后事与己无关,与利无关,只有民族危难,国家统一。“此去泉台找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不惧死难,存亡之间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壮歌。
他们有血性,有骨气,有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这是中华民族凛然正气之所在,也是我辈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骨是一种兼济天下的自信。
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
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
这种自信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而消弭,反而格外珍贵。与他不同,毛泽东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已有鸿鹄之志。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
那真英雄舍我其谁。
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介石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泽东。
毛泽东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
本文来自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fz.org/114625.html
猜你还喜欢
- 2015年9月PETS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试题(即:2015年9月贵州省高考英语听力考试) 2015英语全国三卷
-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习题:专题九 成语9b含解析
- 庄周梦蝶与以物观物1
- 2016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5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5高考试题答案
- 英语单词词根词缀和词性转换
- 银川市2018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文科综合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02年全国卷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试题及答案下载
- 寄语大全之写给学生的英语寄语
- 2014年高考福建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 你的英文简历真的合格了吗?
- 站长推荐
- 精修版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讲义: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 【个人简历】应聘英语教师个人简历
- 小学英语低年段Phonics教学策略
-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word版,精校版) 2018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
- 六至九重点课文主要内容简介
- 易语言命令集
- 2016年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1卷 2016年高考试题
- 2014年湖北省高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官方版)
- 最新2018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套 2018高考文综试卷
- 商务英语学习资料
- 优美简的英语诗带翻译
- 2015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 2015年新课标一卷语文
- 2017-2018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18年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 《客户服务》试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试卷答案下载
- 2017年1月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数英) 广东学考2019语数英试卷
- 学生英语背书表格
- 浅论企业订单式生产模式
- 四川省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7意义作用类综合题(学生版)
- 2019年北京卷文综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精校版) 北京高考文综试卷
- 英语各种蒙题技巧
- 2017上海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测验答案195题
-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时区区时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知识点
- 2019-2020年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 高考数学文化题目的命制背景-数列中的数学文化
-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考语文卷子答题卡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历年高考题 历年的高考试卷在哪下
- 牛津沪教版英语九年级上阅读多项选择学案(无答案)
- 热门标签
-
- 银英文
- 回顾英文
- 期望英文
- 英文版动画片
- 午饭英文
- 定义英文
- 融合英文
- 缺陷英文
- 平安夜英文
- 女子英文名
- 英文转换中文
- 友谊英文
- 圣诞树英文
- 氛围英文
- 愚不可及
- 嫉贤妒能
- 分门别类
- 捷足先登
- 神出鬼没
- 患难与共
- 不怀好意
- 滴水不漏
- 有始无终
- 扭转乾坤
- 胸无城府
- 崇山峻岭
- 问长问短
- 孤注一掷
- 络绎不绝
- 翻箱倒柜
- 目光炯炯
- 风声鹤唳
- 多姿多彩
- 浅尝辄止
- 坚韧不拔
- 千真万确
- 离群索居
- 寄人篱下
- 面不改色
- 歪歪斜斜
- 细嚼慢咽
- 锦囊妙计
- 济济一堂
- 埋头苦干
- 莫逆之交
- 视同陌路
- 死皮赖脸
- 口若悬河
- 夜深人静
- 前仆后继
- 阴差阳错
- 空空如也
- 打招呼的英文
- 极目远眺
- 横冲直撞
- 临渊羡鱼
- 滔滔不绝
- 不慌不忙
- 异口同声
- 争先恐后
- 拍案而起
- 琼楼玉宇
- 茅塞顿开
- 一技之长
- 因材施教
- 南辕北辙
- 适逢其会
- 闲言碎语
- 南征北战
- 慢条斯理
- 自相残杀
- 衣衫褴褛
- 普天之下
- 看破红尘
- 以儆效尤
- 适可而止
- 热泪盈眶
- 雾里看花
- 无坚不摧
- 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