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中学 > 数学 > 正文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定义、命题与证明 知识讲解
中小学试题|家庭教育题库|辅导习题「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来源: https://www.gxfz.org 2019-12-13 16:42数学 599 ℃
九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单元测验
定义、命题与证明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3.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义、命题、基本事实与定理1.定义
一般地,能清楚的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2.命题
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命题通常由条件、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通常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要点诠释: 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
3.基本事实
4.定理
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要点诠释: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1)其正确性可通过公理或其它真命题逻辑推理而得到.
(2)其又可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
要点二、证明
1.证明
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包括推论),一步一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2.证明表述格式
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如下: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要点诠释: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辅助线通常要画出虚线.
【典型例题】
类型一、命题
1. 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做出判断的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错误的。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求的值;
(7)若,则=.
【答案与解析】
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
(7)判断是错误的.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2)属于操作性语句,(4)属于问句,都不是判断性语句.
【总结升华】主要考察命题的定义.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若,则;(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3)在ΔABC中,若AB>AC,则∠C>∠B吗?(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解方程;(6)1+2≠3.
【答案】
(1)
(2)
(4)
(6)是命题,
(3)
(5)不是命题.
【答案】
(1)(3)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锐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等知识,难度不大.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位角相等 ③4的平方根是2 ④若a>b,则-2a>-2b
A.3个 B.1个 C.4个 D.2个
【答案】B
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对顶角相等;(4)同角的余角相等;
【答案与解析】
(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可以改写成“如果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在改写时不能遗漏.
(3)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2015春•昌江县校级期中)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这个命题的条件是 ,结论是 .
【答案】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只有一个交点.
类型二、证明举例
(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几何证明:
4.已知,如图,∠1=∠ACB,∠2=∠3,FH⊥AB于H.问CD与AB有什么关系。
【答案与解析】
解:CD⊥AB;理由如下:
∵∠1=∠ACB,
∴DE∥BC,∠2=∠DCB,
又∵∠2=∠3,
∴∠3=∠DCB,
故CD∥FH,
∵FH⊥AB
∴CD⊥AB.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E在直线DF上,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D,试判断∠A与∠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A=∠F.
证明:∵∠AGB=∠DGF,∠AGB=∠EHF,
∴∠DGF=∠EHF,
∴BD∥CE;
∴∠C=∠ABD,
又∵∠C=∠D,
∴∠D=∠ABD,
∴DF∥AC;
∴∠A=∠F.
(2)与三角形有关的几何证明:
5.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IH⊥BC于H,试比较∠CIH和∠BID的大小.
【思路点拨】有角平分线,必然有相等的角;其次有垂直,所以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把这些条件综合,经过推理不难找出要求两个角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AI、BI、CI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BAD=∠BAC,∠ABI=∠ABC,∠HCI=∠ACB.
∴∠BAD+∠ABI+∠HCI
=∠BAC+∠ABC+∠ACB
=(∠BAC+∠ABC+∠ACB)
=×180°
=90°.
∴∠BAD+∠ABI=90°-∠HCI.
∵IH⊥BC,∴∠IHC=90°
∴90°-∠HCI=∠CIH,
∴∠CIH=∠BAD+∠ABI
∵∠BID=∠BAD+∠ABI(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ID=∠CIH.
【总结升华】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在推导角的关系时,一定不要忘记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几何证明:
6、如图,已知直线AB∥CD,求∠A+∠C与∠AE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过E作EF∥AB,根据平行的传递性,则有EF∥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可求.
【答案与解析】
解:∠A+∠C=∠AEC.
理由:过E作EF∥AB,
∵EF∥AB,
∴∠A=∠A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CD,EF∥AB,
∴EF∥CD,
∴∠C=∠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EC=∠AEF+∠CEF,
∴∠AEC=∠A+∠C.
【总结升华】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解此类题.
(4)文字命题的证明:
7、写出下面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的推理过程)
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已知:
求证:
证明: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证明过程为:由AM与BN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E与BF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AE与BF平行,得证.
【答案与解析】解:已知,AM∥BN,AE为∠CAM的平分线,BF为∠ABN的平分线,如图所示,求证:AE∥BF.
证明:∵AM∥BN(已知),∴∠CAM=∠ABN(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E为∠CAM的平分线,BF为∠ABN的平分线(已知),∴∠CAE=∠CAM,∠ABF=∠ABN(角平分线定义),
∴∠CAE=∠ABF(等量代换),∴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于文字叙述型题,首先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然后分析,最后写出证明过程.。
【学习目标】
3.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义、命题、基本事实与定理1.定义
一般地,能清楚的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2.命题
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命题通常由条件、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通常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要点诠释: 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
3.基本事实
4.定理
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要点诠释: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1)其正确性可通过公理或其它真命题逻辑推理而得到.
(2)其又可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
要点二、证明
1.证明
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包括推论),一步一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2.证明表述格式
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如下: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要点诠释: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辅助线通常要画出虚线.
【典型例题】
类型一、命题
1. 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做出判断的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错误的。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求的值;
(7)若,则=.
【答案与解析】
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
(7)判断是错误的.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2)属于操作性语句,(4)属于问句,都不是判断性语句.
【总结升华】主要考察命题的定义.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1)若,则;(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3)在ΔABC中,若AB>AC,则∠C>∠B吗?(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解方程;(6)1+2≠3.
【答案】
(1)
(2)
(4)
(6)是命题,
(3)
(5)不是命题.
【答案】
(1)(3)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锐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等知识,难度不大.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位角相等 ③4的平方根是2 ④若a>b,则-2a>-2b
A.3个 B.1个 C.4个 D.2个
【答案】B
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对顶角相等;(4)同角的余角相等;
【答案与解析】
(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可以改写成“如果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在改写时不能遗漏.
(3)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2015春•昌江县校级期中)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这个命题的条件是 ,结论是 .
【答案】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只有一个交点.
类型二、证明举例
(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几何证明:
4.已知,如图,∠1=∠ACB,∠2=∠3,FH⊥AB于H.问CD与AB有什么关系。
【答案与解析】
解:CD⊥AB;理由如下:
∵∠1=∠ACB,
∴DE∥BC,∠2=∠DCB,
又∵∠2=∠3,
∴∠3=∠DCB,
故CD∥FH,
∵FH⊥AB
∴CD⊥AB.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E在直线DF上,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D,试判断∠A与∠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A=∠F.
证明:∵∠AGB=∠DGF,∠AGB=∠EHF,
∴∠DGF=∠EHF,
∴BD∥CE;
∴∠C=∠ABD,
又∵∠C=∠D,
∴∠D=∠ABD,
∴DF∥AC;
∴∠A=∠F.
(2)与三角形有关的几何证明:
5.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IH⊥BC于H,试比较∠CIH和∠BID的大小.
【思路点拨】有角平分线,必然有相等的角;其次有垂直,所以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把这些条件综合,经过推理不难找出要求两个角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AI、BI、CI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BAD=∠BAC,∠ABI=∠ABC,∠HCI=∠ACB.
∴∠BAD+∠ABI+∠HCI
=∠BAC+∠ABC+∠ACB
=(∠BAC+∠ABC+∠ACB)
=×180°
=90°.
∴∠BAD+∠ABI=90°-∠HCI.
∵IH⊥BC,∴∠IHC=90°
∴90°-∠HCI=∠CIH,
∴∠CIH=∠BAD+∠ABI
∵∠BID=∠BAD+∠ABI(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ID=∠CIH.
【总结升华】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在推导角的关系时,一定不要忘记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几何证明:
6、如图,已知直线AB∥CD,求∠A+∠C与∠AE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过E作EF∥AB,根据平行的传递性,则有EF∥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可求.
【答案与解析】
解:∠A+∠C=∠AEC.
理由:过E作EF∥AB,
∵EF∥AB,
∴∠A=∠A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CD,EF∥AB,
∴EF∥CD,
∴∠C=∠C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EC=∠AEF+∠CEF,
∴∠AEC=∠A+∠C.
【总结升华】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解此类题.
(4)文字命题的证明:
7、写出下面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的推理过程)
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已知:
求证:
证明: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证明过程为:由AM与BN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E与BF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AE与BF平行,得证.
【答案与解析】解:已知,AM∥BN,AE为∠CAM的平分线,BF为∠ABN的平分线,如图所示,求证:AE∥BF.
证明:∵AM∥BN(已知),∴∠CAM=∠ABN(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E为∠CAM的平分线,BF为∠ABN的平分线(已知),∴∠CAE=∠CAM,∠ABF=∠ABN(角平分线定义),
∴∠CAE=∠ABF(等量代换),∴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于文字叙述型题,首先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然后分析,最后写出证明过程.。
本文来自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fz.org/186294.html
猜你还喜欢
- 线性的代数性质定理公式全的总结
- 初二数学《菱形的定义与性质》说课稿 四边形的定义
-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公式)
-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五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练习题
-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41 方案设计问题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笔顺专项练习试卷5套(新审定)
- 2018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
- 电子线路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余姚中学、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专题训练
- 站长推荐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四年级语文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毕业试题选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19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试卷)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 数轴的定义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 信息管理考试试卷 考试试卷
- 教师考试试题汇总
- 2019年广州市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尖子生测试题(新人教版)
- 初中一对一精品辅导讲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代数式综合测试卷练习题
- 五年级美术试卷 美术试卷
- 2019-2020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代数式单元测试(新版)湘教版
- 一年级数学下期期末考试题
- 圆的基本性质练习(含答案)
- 新课标-精品卷2018年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试(b)及答案解析
- 2019-2020年北师大版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普通化学》试卷(一)及答案 化学试卷
- 讲义一:《因式分解》专题辅导讲义
- 四校小学语文试卷批改评分标准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典中点》第八单元 达标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 江苏省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解答(23份)
- 《图形旋转》练习题
-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5、整式的乘法及乘法公式 上市时间公式
- 禁毒知识大赛试题答案[1]
-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4章检测题(有答案)
- 2019届上海科技版九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热门标签
-
- 银英文
- 回顾英文
- 期望英文
- 英文版动画片
- 午饭英文
- 定义英文
- 融合英文
- 缺陷英文
- 平安夜英文
- 女子英文名
- 英文转换中文
- 友谊英文
- 圣诞树英文
- 氛围英文
- 愚不可及
- 嫉贤妒能
- 分门别类
- 捷足先登
- 神出鬼没
- 患难与共
- 不怀好意
- 滴水不漏
- 有始无终
- 扭转乾坤
- 胸无城府
- 崇山峻岭
- 问长问短
- 孤注一掷
- 络绎不绝
- 翻箱倒柜
- 目光炯炯
- 风声鹤唳
- 多姿多彩
- 浅尝辄止
- 坚韧不拔
- 千真万确
- 离群索居
- 寄人篱下
- 面不改色
- 歪歪斜斜
- 细嚼慢咽
- 锦囊妙计
- 济济一堂
- 埋头苦干
- 莫逆之交
- 视同陌路
- 死皮赖脸
- 口若悬河
- 夜深人静
- 前仆后继
- 阴差阳错
- 空空如也
- 打招呼的英文
- 极目远眺
- 横冲直撞
- 临渊羡鱼
- 滔滔不绝
- 不慌不忙
- 异口同声
- 争先恐后
- 拍案而起
- 琼楼玉宇
- 茅塞顿开
- 一技之长
- 因材施教
- 南辕北辙
- 适逢其会
- 闲言碎语
- 南征北战
- 慢条斯理
- 自相残杀
- 衣衫褴褛
- 普天之下
- 看破红尘
- 以儆效尤
- 适可而止
- 热泪盈眶
- 雾里看花
- 无坚不摧
- 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