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中 > 正文
浪费水的现象
《珍惜劳动成果》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 第三课 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主题二:浪费现象调查 课时:一课时
课 题
浪费现象调查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
课程内容
我们的社区生活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材分析
《珍惜劳动成果》是本单元的第三个学习主题,包含“浪费现象调查”和“节约从我做起”两个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学校餐厅、周围饭店、食堂等生活场所存在的浪费现象,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心灵的震撼。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就是珍惜工农业劳动成果,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提升学生的认识,强化勤俭节约的意识。
学情分析
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可以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劳动的艰辛。
自然而然的也就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的可贵之处了。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能亲身体验过劳动,能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主动去珍惜劳动成果。而许多城市中的孩子就无法感受到了。如果能在教学之前安排一次劳动实践体验会更好。
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是还有很多孩子只知道粮食的浪费与可贵,而对于其他资源的节约却不那么了解与重视了。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资源都要珍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要尊重。
教学目标
1.学习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产生原因。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了解世界粮食问题,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们生活在饥饿之中,明白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认识到浪费是可耻的。
3.学习整理分析资料、说明问题,增强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4.培养学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自觉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5.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目前社会上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明白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约。
教学难点
学习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产生原因。
感知日常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教学设计
思想
1.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品德。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他们受到家庭的宠爱,使孩子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在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大张纸随便涂几笔就撕了,一块蛋糕或一个馒头吃几口嫌不好吃就扔了,还有拿小刀切橡皮玩的,在别人刚扫完的地上随手扔垃圾的等等。
不仅如此,家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浪费现象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我设计安排让学生亲自调查搜集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并做分类,填好统计表。经过自己的亲自调查和亲眼所见,孩子们会感受到浪费现象的严重性,以及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调查汇报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
1.影像资料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调查,身边取材;
2.探究式学习和问题互动解决为主导;
3.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
教学环境与
媒 体
我校是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同时引导他们注意搜集身边的浪费现象。
如:文具的浪费,水资源的浪费,粮食的浪费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身边的浪费现象,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
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与课上汇报交流表
2.准备与浪费现象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浪费现象调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引领: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勤俭是传家宝》。
听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想法。
(教师课件展示:播放《勤俭是传家宝》歌曲与歌词)
学生认真倾听歌曲,并畅谈感想。
2、教师小结:如今,勤俭节约视乎成了老年人才会做的事。生活的富裕,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也不会为“一分钱”而弯腰,为“一粒米”而节省了,一掷千金的“黄金宴”现今也屡见不鲜。小的时候,我们会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我们都以拾金不昧为荣,而现在当你看到泥泞的马路上躺着一分钱的时候,你们还会捡吗。
学生如实回答
3、教师追问不会捡的学生:为什么。
预设:学生说出原因:觉着钱少,瞧不起。
预设:还怕捡了遭别人嘲笑。
4、教师:看来,大家不仅没有了捡小钱的兴趣,也没有了捡小钱的勇气。这是多么可悲的浪费。
社会上,这样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大家想不想去调查一番呢。
板书:浪费现象调查
【设计意图:以一首歌曲导入,会使感觉乏味的课堂有一些生机。
即使这首歌曲同学们不太熟悉,在展示歌词的帮助下,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心酸。为以下环节的教学积累了很好地情感基础。
】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
教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表感受
教师:是啊。生活的富裕,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也不会为“一分钱”而弯腰,为“一粒米”而节省了,一掷千金的“黄金宴”现今也屡见不鲜。浪费现象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探讨浪费现象
1、课前我布置了让你们对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浪费现象进行了调查,同学们的调查完成的怎么样呢。在调查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呢。
学生分组汇报
2、教师:那你们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有照相机、日记本、笔、计算器等等
教师:看来只有考虑周到,调查细致,才能使调查更顺利。
教师:看来各小组都有不少收获,下面请各小组把自己的调查成果整理一下,等会向大家展示一下.
3、学生分组整理调查资料,为能够有条理的交流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课件展示:温馨提示)
(1)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
(2)交流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完整
(3)不笑话别的同学的浪费行为,要真诚的提出有帮助的意见
(4)如果资料较多,只选择主要的进行汇报
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
4、教师随机板书:学校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家庭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5、教师谈话: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浪费现象。
(播放课件:食物浪费、学习用品浪费、用电浪费、用水浪费、垃圾不分类造成的浪费、使用塑料垃圾袋造成浪费的图片。)
6、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浪费现象呢。
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好吗。
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生活,课程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生活实际,符合课程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德育目标真正达成。】
三、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资料整理——浪费现象
1、教师:同学们,通过一番实地调查,你们的收获真不小,发现那么多浪费现象。
下面就是同学展示调查成果的时候了。
我们先来看看教材中得同学的调查结果。
课件出示:
一天中午,我们到某学校餐厅做了一个调查。这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课件出示:某学校餐厅调查表
就餐人数
302人
每人就餐标准量
0.35千克
有浪费现象的人数
149人
人数
占总人数比率
浪费1/2饭菜量
33人
11%
浪费1/3饭菜量
116人
38%
占总人数比率
49%
浪费总量
约19千克
2、教师:有浪费现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49%,还包括那些浪费饭菜1\3以下的人数,着说明了什么。
学生:浪费现象太普遍了
教师:0.35千克事多重。大概有多少。课件出示饭碗,示意饭菜的分量
教师;这么多的饭菜,有33人倒掉了一般,116人倒掉了1\3,这让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302人就餐,一个中午边浪费了19千克的粮食。
19千克有多重。19千克的粮食有多少呢。一个人提得动吗。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想19千克也就是38斤饭菜有多少。
教师:按照一人0.35千克的标准计算,19千克可能供都少学生吃一顿午饭。
学生计算出约54人
教师小结:如果没有这些同学的浪费,就可以在解决54个人的午餐问题,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数据呀。
3、教师:同学们,你们课外也对学校周边餐馆进行了调查,你们看到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哪个小组进行汇报。
在展示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一起看看吧。
(课件展示:我会听,我会说)
(1)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其他小组汇报时,自己要认真聆听,有不足之处等他说完后再补充;
(2)汇报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清楚;
(3)汇报时要注意小组间不要重复;
(4)学会给其他小组表现的机会。
4、调查粮食浪费小组进行汇报,并发感想。
教师提问:你们调查的场所在调查时间段内大概有多少人就餐。
人们对饭菜的浪费主要表现为什么。
把饭菜吃完得人多还是剩下的人多。
通过调查,你们觉得人么对粮食的浪费是普遍还是个别现象。
想想在餐馆吃饭时,怎样做才能不浪费粮食。
学生逐一回答
5、教师:观察了别人,我们再来看看自己。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浪费粮食的行为。
学生自由回答
6、教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浪费过粮食。
以前我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当我们看见人们进餐后留下残羹冷炙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不是这次调查,大家可能根本不会觉得将饭菜倒掉是浪费粮食的表现,事不好的行为。现在,当我们了解了社会上浪费粮食的现象这么普遍后,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我们要节约粮食,吃多少拿多少,不能吃不完就倒掉
预设:在饭店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回去
教师:这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吃饭的时候要量力而行,吃多少拿多少,节约每一粒粮食,做到光盘。
7、学校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小组展示:
教师:同学们,在学校生活中你们看到那些浪费现象呢。哪个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
预设
1:有的同学用笔记本、作业本时,字迹稀稀疏疏,没用完就丢弃
预设
2:有的同学书包没用旧就嫌样式不好看而换掉
预设
3:有的老师粉笔还剩很长就丢弃
预设
4:有的同学铅笔还剩一大截就丢掉
预设
5:有些同学本子只用了一页就扔掉
教师:在你学习生活中,是否也有这种浪费行为。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你们一年大约在文具上的消费是多少钱。一年大约浪费是多少钱。
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们全班在文具的消费上一年大约浪费多少钱。
全校430名同学一年浪费多少钱。
学生进行计算
教师:看到这些调查结果,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表感受
家庭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小组展示:
预设
1:吸收、洗脸、刷牙时让谁一直流着
预设
2:用水冲掉生活垃圾
预设
3:饭菜吃不完就倒掉
预设4;停电时忘记关灯,恢复供电后无人在家造成登长明
小组从用电、家庭用水、生活一次性用品、生活垃圾和粮食浪费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感受人们生活的浪费行为。
教师相机引导,适时组织小组互评。
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展示:
小组从路灯用电、公共场所用水、不可再生资源浪费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感受人们生活中的浪费行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水的情况,感受其形势严峻。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劳动成果
非常严重→
珍爱生命
评价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小组,如:第( )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第( )小组听得最认真,第( )小组最会整理资料等方面,对每个小组的成绩予以肯定。让每个小组都真实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最伟大。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浪费。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领域,而且也存在于生产领域。真是无处不在呀。
【设计意图:在老师给出的提示之下,展开交流与汇报;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后的成果,会让学生更有成就感,更能体会到浪费的严重性。
】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反思自己的浪费行为
1.教师引领:听了同学们的整理汇报,真是让人大吃一惊,没想到我们的周围浪费现象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有浪费行为吗。尤其是刚过的“中秋节”期间,你或你的家人有没有一些浪费行为呢。
。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 第三课 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主题二:浪费现象调查 课时:一课时
课 题
浪费现象调查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
课程内容
我们的社区生活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材分析
《珍惜劳动成果》是本单元的第三个学习主题,包含“浪费现象调查”和“节约从我做起”两个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学校餐厅、周围饭店、食堂等生活场所存在的浪费现象,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心灵的震撼。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就是珍惜工农业劳动成果,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提升学生的认识,强化勤俭节约的意识。
学情分析
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可以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劳动的艰辛。
自然而然的也就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的可贵之处了。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能亲身体验过劳动,能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主动去珍惜劳动成果。而许多城市中的孩子就无法感受到了。如果能在教学之前安排一次劳动实践体验会更好。
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是还有很多孩子只知道粮食的浪费与可贵,而对于其他资源的节约却不那么了解与重视了。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资源都要珍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要尊重。
教学目标
1.学习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产生原因。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了解世界粮食问题,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们生活在饥饿之中,明白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认识到浪费是可耻的。
3.学习整理分析资料、说明问题,增强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4.培养学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自觉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5.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目前社会上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明白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约。
教学难点
学习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产生原因。
感知日常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教学设计
思想
1.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品德。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他们受到家庭的宠爱,使孩子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在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大张纸随便涂几笔就撕了,一块蛋糕或一个馒头吃几口嫌不好吃就扔了,还有拿小刀切橡皮玩的,在别人刚扫完的地上随手扔垃圾的等等。
不仅如此,家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浪费现象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我设计安排让学生亲自调查搜集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并做分类,填好统计表。经过自己的亲自调查和亲眼所见,孩子们会感受到浪费现象的严重性,以及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调查汇报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
1.影像资料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调查,身边取材;
2.探究式学习和问题互动解决为主导;
3.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
教学环境与
媒 体
我校是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同时引导他们注意搜集身边的浪费现象。
如:文具的浪费,水资源的浪费,粮食的浪费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身边的浪费现象,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
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与课上汇报交流表
2.准备与浪费现象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浪费现象调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引领: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勤俭是传家宝》。
听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想法。
(教师课件展示:播放《勤俭是传家宝》歌曲与歌词)
学生认真倾听歌曲,并畅谈感想。
2、教师小结:如今,勤俭节约视乎成了老年人才会做的事。生活的富裕,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也不会为“一分钱”而弯腰,为“一粒米”而节省了,一掷千金的“黄金宴”现今也屡见不鲜。小的时候,我们会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我们都以拾金不昧为荣,而现在当你看到泥泞的马路上躺着一分钱的时候,你们还会捡吗。
学生如实回答
3、教师追问不会捡的学生:为什么。
预设:学生说出原因:觉着钱少,瞧不起。
预设:还怕捡了遭别人嘲笑。
4、教师:看来,大家不仅没有了捡小钱的兴趣,也没有了捡小钱的勇气。这是多么可悲的浪费。
社会上,这样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大家想不想去调查一番呢。
板书:浪费现象调查
【设计意图:以一首歌曲导入,会使感觉乏味的课堂有一些生机。
即使这首歌曲同学们不太熟悉,在展示歌词的帮助下,也可以理解其中的心酸。为以下环节的教学积累了很好地情感基础。
】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
教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表感受
教师:是啊。生活的富裕,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也不会为“一分钱”而弯腰,为“一粒米”而节省了,一掷千金的“黄金宴”现今也屡见不鲜。浪费现象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探讨浪费现象
1、课前我布置了让你们对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浪费现象进行了调查,同学们的调查完成的怎么样呢。在调查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呢。
学生分组汇报
2、教师:那你们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有照相机、日记本、笔、计算器等等
教师:看来只有考虑周到,调查细致,才能使调查更顺利。
教师:看来各小组都有不少收获,下面请各小组把自己的调查成果整理一下,等会向大家展示一下.
3、学生分组整理调查资料,为能够有条理的交流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课件展示:温馨提示)
(1)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
(2)交流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完整
(3)不笑话别的同学的浪费行为,要真诚的提出有帮助的意见
(4)如果资料较多,只选择主要的进行汇报
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
4、教师随机板书:学校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家庭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5、教师谈话: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浪费现象。
(播放课件:食物浪费、学习用品浪费、用电浪费、用水浪费、垃圾不分类造成的浪费、使用塑料垃圾袋造成浪费的图片。)
6、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浪费现象呢。
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好吗。
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生活,课程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生活实际,符合课程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德育目标真正达成。】
三、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资料整理——浪费现象
1、教师:同学们,通过一番实地调查,你们的收获真不小,发现那么多浪费现象。
下面就是同学展示调查成果的时候了。
我们先来看看教材中得同学的调查结果。
课件出示:
一天中午,我们到某学校餐厅做了一个调查。这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课件出示:某学校餐厅调查表
就餐人数
302人
每人就餐标准量
0.35千克
有浪费现象的人数
149人
人数
占总人数比率
浪费1/2饭菜量
33人
11%
浪费1/3饭菜量
116人
38%
占总人数比率
49%
浪费总量
约19千克
2、教师:有浪费现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49%,还包括那些浪费饭菜1\3以下的人数,着说明了什么。
学生:浪费现象太普遍了
教师:0.35千克事多重。大概有多少。课件出示饭碗,示意饭菜的分量
教师;这么多的饭菜,有33人倒掉了一般,116人倒掉了1\3,这让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302人就餐,一个中午边浪费了19千克的粮食。
19千克有多重。19千克的粮食有多少呢。一个人提得动吗。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想19千克也就是38斤饭菜有多少。
教师:按照一人0.35千克的标准计算,19千克可能供都少学生吃一顿午饭。
学生计算出约54人
教师小结:如果没有这些同学的浪费,就可以在解决54个人的午餐问题,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数据呀。
3、教师:同学们,你们课外也对学校周边餐馆进行了调查,你们看到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哪个小组进行汇报。
在展示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一起看看吧。
(课件展示:我会听,我会说)
(1)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其他小组汇报时,自己要认真聆听,有不足之处等他说完后再补充;
(2)汇报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清楚;
(3)汇报时要注意小组间不要重复;
(4)学会给其他小组表现的机会。
4、调查粮食浪费小组进行汇报,并发感想。
教师提问:你们调查的场所在调查时间段内大概有多少人就餐。
人们对饭菜的浪费主要表现为什么。
把饭菜吃完得人多还是剩下的人多。
通过调查,你们觉得人么对粮食的浪费是普遍还是个别现象。
想想在餐馆吃饭时,怎样做才能不浪费粮食。
学生逐一回答
5、教师:观察了别人,我们再来看看自己。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浪费粮食的行为。
学生自由回答
6、教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浪费过粮食。
以前我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当我们看见人们进餐后留下残羹冷炙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不是这次调查,大家可能根本不会觉得将饭菜倒掉是浪费粮食的表现,事不好的行为。现在,当我们了解了社会上浪费粮食的现象这么普遍后,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我们要节约粮食,吃多少拿多少,不能吃不完就倒掉
预设:在饭店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回去
教师:这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吃饭的时候要量力而行,吃多少拿多少,节约每一粒粮食,做到光盘。
7、学校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小组展示:
教师:同学们,在学校生活中你们看到那些浪费现象呢。哪个小组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
预设
1:有的同学用笔记本、作业本时,字迹稀稀疏疏,没用完就丢弃
预设
2:有的同学书包没用旧就嫌样式不好看而换掉
预设
3:有的老师粉笔还剩很长就丢弃
预设
4:有的同学铅笔还剩一大截就丢掉
预设
5:有些同学本子只用了一页就扔掉
教师:在你学习生活中,是否也有这种浪费行为。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你们一年大约在文具上的消费是多少钱。一年大约浪费是多少钱。
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们全班在文具的消费上一年大约浪费多少钱。
全校430名同学一年浪费多少钱。
学生进行计算
教师:看到这些调查结果,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表感受
家庭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小组展示:
预设
1:吸收、洗脸、刷牙时让谁一直流着
预设
2:用水冲掉生活垃圾
预设
3:饭菜吃不完就倒掉
预设4;停电时忘记关灯,恢复供电后无人在家造成登长明
小组从用电、家庭用水、生活一次性用品、生活垃圾和粮食浪费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感受人们生活的浪费行为。
教师相机引导,适时组织小组互评。
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展示:
小组从路灯用电、公共场所用水、不可再生资源浪费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感受人们生活中的浪费行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水的情况,感受其形势严峻。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劳动成果
非常严重→
珍爱生命
评价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小组,如:第( )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第( )小组听得最认真,第( )小组最会整理资料等方面,对每个小组的成绩予以肯定。让每个小组都真实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最伟大。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浪费。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领域,而且也存在于生产领域。真是无处不在呀。
【设计意图:在老师给出的提示之下,展开交流与汇报;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后的成果,会让学生更有成就感,更能体会到浪费的严重性。
】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反思自己的浪费行为
1.教师引领:听了同学们的整理汇报,真是让人大吃一惊,没想到我们的周围浪费现象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有浪费行为吗。尤其是刚过的“中秋节”期间,你或你的家人有没有一些浪费行为呢。
。
本文来自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fz.org/186316.html
- 站长推荐
- 同时运行中文版和英文版UG
-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 安徽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
- 精修版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讲义: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 详细实用广东话粤语培训教材练习资料
- [创新设计]2015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 第6章 增分突破3演练反馈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山东语文高
-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湖北 2009高考试题及答案
- 小升初必考三单练习试题
-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练习题
-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解析版)(1)
-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评析
-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
- 2019年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文科数学1卷及答案
- 【个人简历】应聘英语教师个人简历
- 小学英语低年段Phonics教学策略
-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初中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五《海伦公式探究》
- 2019年海南省三亚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湖泊水物理性质测定实验的开展
-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理综试题及答案(化学) 历年高考全国一卷真题
- 高三英语总复习:课后强化作业 42
- 成语万垂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 C#中使用SendMessage在进程间传递数据的实例
- 认识《公顷与平方千米》教案
- 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听课笔记
- 2019全国理综1卷化学
- 词汇附带习得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2016年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理综 理综高考题库
- 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高中试卷题内容
-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精品教案
- 热门标签
-
- 银英文
- 回顾英文
- 期望英文
- 英文版动画片
- 午饭英文
- 定义英文
- 融合英文
- 缺陷英文
- 平安夜英文
- 女子英文名
- 英文转换中文
- 友谊英文
- 圣诞树英文
- 氛围英文
- 愚不可及
- 嫉贤妒能
- 分门别类
- 捷足先登
- 神出鬼没
- 患难与共
- 不怀好意
- 滴水不漏
- 有始无终
- 扭转乾坤
- 胸无城府
- 崇山峻岭
- 问长问短
- 孤注一掷
- 络绎不绝
- 翻箱倒柜
- 目光炯炯
- 风声鹤唳
- 多姿多彩
- 浅尝辄止
- 坚韧不拔
- 千真万确
- 离群索居
- 寄人篱下
- 面不改色
- 歪歪斜斜
- 细嚼慢咽
- 锦囊妙计
- 济济一堂
- 埋头苦干
- 莫逆之交
- 视同陌路
- 死皮赖脸
- 口若悬河
- 夜深人静
- 前仆后继
- 阴差阳错
- 空空如也
- 打招呼的英文
- 极目远眺
- 横冲直撞
- 临渊羡鱼
- 滔滔不绝
- 不慌不忙
- 异口同声
- 争先恐后
- 拍案而起
- 琼楼玉宇
- 茅塞顿开
- 一技之长
- 因材施教
- 南辕北辙
- 适逢其会
- 闲言碎语
- 南征北战
- 慢条斯理
- 自相残杀
- 衣衫褴褛
- 普天之下
- 看破红尘
- 以儆效尤
- 适可而止
- 热泪盈眶
- 雾里看花
- 无坚不摧
- 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