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中 > 正文
硫酸钠溶解度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专题练习
1.今有0.1 mol·L-1 Na2SO4溶液300 mL,0.1 mol·L-1 MgSO4溶液200 mL和0.1 mol·L-1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
A.1∶1∶1 B.3∶2∶2
C.3∶2∶3 D.1∶1∶3
2.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3.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未冷却溶液就转移
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4.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5.用10 mL的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6.100 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 mol·L-1 B.0.25 mol·L-1
C.0.40 mol·L-1 D.0.50 mol·L-1
7.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8. 1 mol·L-1的 Na2SO4溶液( )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 B 1L水中加入142g Na2SO4
C.1 mol Na2SO4 溶于1L水 D.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稀释成1000ml
9. 现有某浓度的氯化钠溶液50Kg,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浓度,取出70g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蒸发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冷却到室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g)
0
0
0
2.8
6.4
由以上数不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室温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蒸发了30 g水再冷却到室温,该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
C. 蒸发了40 g水再冷却到室温,该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
D. 室温时,1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6 g氯化钠固体
10. 用硫酸铜晶体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 25g B. 12.5g C. 6.25g D. 37.5g
11. 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 g中含溶质m g。若该溶液蒸发b g水并恢复到t ℃时,析出溶质m1 g。
若原溶液蒸发c g水并恢复到t ℃时,则析出溶质m2 g。用S表示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
A.S= B.S=
C.S= D.S=
12. 10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与50mL0.5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是( )
A.0.3mol·L-1 B.0.35mol·L-1 C. 0.7mol·L-1 D. 0.4mol·L-1
13.配制0.1mol/L盐酸溶液500mL,请按操作顺序[⑴、⑵、⑶……]填写在操作前
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或数字。
(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少于50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匀。
(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取整数) mL注入烧杯中。
(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cm处,改用________加蒸馏
水,使溶液__________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14.一定温度下,把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可溶性盐Wg溶解在Vml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密度为bg/ml),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为 。
15. 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 g蒸发掉10 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 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试计算:
(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5 D C C D C
6.答案:C解析一:0.3 mol·L-1 Na2SO4溶液中c(SO)=0.3 mol·L-1,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c(SO)=0.2 mol·L-1×3=0.6 mol·L-1,混合后溶液中c(SO)介于0.3 mol·L-1 和0.6 mol·L-1之间。
又因Na2SO4体积大,所以平均值接近0.3 mol·L-1,所以选C。
解析二:混合后溶液c(SO)=
解析三:由电荷守恒法计算
c(Na+)×1+c(Al3+)×3=c(SO)×2
c(SO)=0.4 mol·L-1
7--12答案B D B B C A
11解析:已知某饱和溶液蒸发a g水,析出b g溶质时恢复到原温度,则有成立。
现为不饱和溶液,两次蒸发都有溶质析出即都变为饱和,设第一次蒸发的水多,则析出溶质也一定多。然后把第一次蒸发分作两步,即先完成第二步,这时蒸发了c g水,析出m2 g溶质,溶液一定为饱和。
在此基础上多蒸发了(b-c) g水,多析出溶质为(m1-m2) g,所以有,对照选项得解。
13.⑵⑶⑴⑷⑸ 4.2mL 1~2 胶头滴管滴加 凹液面
14.略
15.(1)100 g (2)47.5%
解析:(1)由题意知,相当于10 g KNO3加入10 g H2O 即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00 g。
(2)蒸发掉10 g H2O 得到190 g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知其溶质为95 g。故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7.5%。
(或加10 g KNO3得到210 g饱和溶液,其溶质为105 g。故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为95 g,质量分数为×100%=47.5%)。
1.今有0.1 mol·L-1 Na2SO4溶液300 mL,0.1 mol·L-1 MgSO4溶液200 mL和0.1 mol·L-1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
A.1∶1∶1 B.3∶2∶2
C.3∶2∶3 D.1∶1∶3
2.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3.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未冷却溶液就转移
C.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4.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5.用10 mL的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6.100 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 mol·L-1 B.0.25 mol·L-1
C.0.40 mol·L-1 D.0.50 mol·L-1
7.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8. 1 mol·L-1的 Na2SO4溶液( )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 B 1L水中加入142g Na2SO4
C.1 mol Na2SO4 溶于1L水 D.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稀释成1000ml
9. 现有某浓度的氯化钠溶液50Kg,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浓度,取出70g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蒸发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冷却到室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g)
0
0
0
2.8
6.4
由以上数不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室温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蒸发了30 g水再冷却到室温,该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
C. 蒸发了40 g水再冷却到室温,该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
D. 室温时,1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6 g氯化钠固体
10. 用硫酸铜晶体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 25g B. 12.5g C. 6.25g D. 37.5g
11. 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 g中含溶质m g。若该溶液蒸发b g水并恢复到t ℃时,析出溶质m1 g。
若原溶液蒸发c g水并恢复到t ℃时,则析出溶质m2 g。用S表示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
A.S= B.S=
C.S= D.S=
12. 10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与50mL0.5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是( )
A.0.3mol·L-1 B.0.35mol·L-1 C. 0.7mol·L-1 D. 0.4mol·L-1
13.配制0.1mol/L盐酸溶液500mL,请按操作顺序[⑴、⑵、⑶……]填写在操作前
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或数字。
(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少于50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匀。
(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取整数) mL注入烧杯中。
(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cm处,改用________加蒸馏
水,使溶液__________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14.一定温度下,把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可溶性盐Wg溶解在Vml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密度为bg/ml),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为 。
15. 将某温度下的KNO3溶液200 g蒸发掉10 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 g KNO3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试计算:
(1)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5 D C C D C
6.答案:C解析一:0.3 mol·L-1 Na2SO4溶液中c(SO)=0.3 mol·L-1,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c(SO)=0.2 mol·L-1×3=0.6 mol·L-1,混合后溶液中c(SO)介于0.3 mol·L-1 和0.6 mol·L-1之间。
又因Na2SO4体积大,所以平均值接近0.3 mol·L-1,所以选C。
解析二:混合后溶液c(SO)=
解析三:由电荷守恒法计算
c(Na+)×1+c(Al3+)×3=c(SO)×2
c(SO)=0.4 mol·L-1
7--12答案B D B B C A
11解析:已知某饱和溶液蒸发a g水,析出b g溶质时恢复到原温度,则有成立。
现为不饱和溶液,两次蒸发都有溶质析出即都变为饱和,设第一次蒸发的水多,则析出溶质也一定多。然后把第一次蒸发分作两步,即先完成第二步,这时蒸发了c g水,析出m2 g溶质,溶液一定为饱和。
在此基础上多蒸发了(b-c) g水,多析出溶质为(m1-m2) g,所以有,对照选项得解。
13.⑵⑶⑴⑷⑸ 4.2mL 1~2 胶头滴管滴加 凹液面
14.略
15.(1)100 g (2)47.5%
解析:(1)由题意知,相当于10 g KNO3加入10 g H2O 即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00 g。
(2)蒸发掉10 g H2O 得到190 g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知其溶质为95 g。故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7.5%。
(或加10 g KNO3得到210 g饱和溶液,其溶质为105 g。故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为95 g,质量分数为×100%=47.5%)。
本文来自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fz.org/186447.html
- 站长推荐
- 同时运行中文版和英文版UG
-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3+证书”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 安徽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
- 精修版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讲义: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 详细实用广东话粤语培训教材练习资料
- [创新设计]2015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 第6章 增分突破3演练反馈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山东语文高
-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湖北 2009高考试题及答案
- 小升初必考三单练习试题
-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练习题
-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解析版)(1)
-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评析
-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
- 2019年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文科数学1卷及答案
- 【个人简历】应聘英语教师个人简历
- 小学英语低年段Phonics教学策略
-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初中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五《海伦公式探究》
- 2019年海南省三亚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湖泊水物理性质测定实验的开展
-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理综试题及答案(化学) 历年高考全国一卷真题
- 高三英语总复习:课后强化作业 42
- 成语万垂不朽的意思是什么
- C#中使用SendMessage在进程间传递数据的实例
- 认识《公顷与平方千米》教案
- 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听课笔记
- 2019全国理综1卷化学
- 词汇附带习得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2016年山东高考试题及答案-理综 理综高考题库
- 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高中试卷题内容
-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精品教案
- 热门标签
-
- 银英文
- 回顾英文
- 期望英文
- 英文版动画片
- 午饭英文
- 定义英文
- 融合英文
- 缺陷英文
- 平安夜英文
- 女子英文名
- 英文转换中文
- 友谊英文
- 圣诞树英文
- 氛围英文
- 愚不可及
- 嫉贤妒能
- 分门别类
- 捷足先登
- 神出鬼没
- 患难与共
- 不怀好意
- 滴水不漏
- 有始无终
- 扭转乾坤
- 胸无城府
- 崇山峻岭
- 问长问短
- 孤注一掷
- 络绎不绝
- 翻箱倒柜
- 目光炯炯
- 风声鹤唳
- 多姿多彩
- 浅尝辄止
- 坚韧不拔
- 千真万确
- 离群索居
- 寄人篱下
- 面不改色
- 歪歪斜斜
- 细嚼慢咽
- 锦囊妙计
- 济济一堂
- 埋头苦干
- 莫逆之交
- 视同陌路
- 死皮赖脸
- 口若悬河
- 夜深人静
- 前仆后继
- 阴差阳错
- 空空如也
- 打招呼的英文
- 极目远眺
- 横冲直撞
- 临渊羡鱼
- 滔滔不绝
- 不慌不忙
- 异口同声
- 争先恐后
- 拍案而起
- 琼楼玉宇
- 茅塞顿开
- 一技之长
- 因材施教
- 南辕北辙
- 适逢其会
- 闲言碎语
- 南征北战
- 慢条斯理
- 自相残杀
- 衣衫褴褛
- 普天之下
- 看破红尘
- 以儆效尤
- 适可而止
- 热泪盈眶
- 雾里看花
- 无坚不摧
- 铿锵有力